国际期货配资 中发高论坛聚焦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

发布日期:2025-03-25 21:30    点击次数:124

国际期货配资 中发高论坛聚焦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头连着千行百业国际期货配资,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放在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并且对提振消费作了具体部署。

如何能够真正地使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全面显现?近两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前瞻探讨,对提振消费给出建议。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23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努力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

不少与会嘉宾认为,当下面临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问题,要由以往的投资和出口为主驱动的经济,转向创新和消费为主驱动的经济。一揽子提振消费的政策,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应急之策。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经济修复的抓手,更是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消费不足是结构性偏差

“当前中国消费规模很大,但消费在国民经济和总需求中的比例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韩文秀说。

此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炉,从居民增收、消费保障、服务提质、大宗消费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清理限制措施以及完善消费支持八个方面多维度提振居民消费潜力。

“对于这一揽子提振消费的政策,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应急之策,简单对冲目前消费不足问题,简单来应对目前各种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当下)所处理的问题,一方面的确是消费不足,即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消费率过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认为,中国现阶段的消费不足,不是平均水平上的明显偏差,而是一种结构性偏差,其形成原因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且内部差距大、城市化水平偏低且质量不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

刘世锦表示,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房地产和基建高速增长,从国际比较看,实际上存在着超前和透支的问题。近两年来,房地产下跌,基建减速,原先被掩盖的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浮出水面,成为终端需求中“卡脖子”的短板,这个短板不尽快补上,终端需求的收缩将会导致经济增速滑落。

刘世锦认为,从消费内容看,消费不足主要是服务消费不足,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养老等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发展型消费不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的根源都指向终端需求不足,把终端需求提到合理水平,就有了经济运行的源头活水,诸多由终端需求不足引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解决之道并非简单刺激

在一系列促消费改革举措作用下,中国消费加速回升态势显现。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四季度增速较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而2025年1~2月增速进一步回升。

“中国消费市场仍处于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的阶段。”作为与消费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企业之一,京东集团CEO许冉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感受到的关键变化:一是,在提振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需求加快;二是,复苏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演进,银发消费动力逐步释放;三是,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智能化绿色化消费快速增长;四是,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大融合,激发传统消费活力。

许冉认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上述四大趋势仍将持续。2025年,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同时,相对于2018~2019年社会零售总额8.5%左右的增速,中国消费还有很大潜力释放空间。“如果政府能够推出更多提升消费的政策安排,2025年的中国消费增长将更加值得期待。”

作为市场经营的重要一环,金融科技平台在产业升级提振消费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在促进消费领域,金融科技平台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拓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兴消费模式正在引领新一轮消费变革。”奇富科技创始人兼CEO吴海生对记者表示,金融科技平台能够凭借AI技术优势,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触达性与可获得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能全方位助力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实际上,对于如何才能提振消费,市场已有不少观点和讨论。一种思路是着力解决老百姓不想消费、不敢消费、不会消费的问题,如“直升机撒钱”、补贴消费等,通过促销增加消费。在刘世锦看来,这种办法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另一种思路是推进结构性改革,试图解决一些深层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目标是使消费潜力最大的那部分低收入阶层增加消费能力,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发展型服务消费。

“不是一次性的,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制度安排。”刘世锦认为,当下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要由以往的投资和出口为主驱动的经济,转向创新和消费为主驱动的经济。消费结构性偏差的短板是一个很大挑战,解决好了就能转化为重要机遇,就能提供或许并不亚于房地产曾经提供的新增长动能,从而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中速增长提供支撑。

刘元春表示,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应通过扩消费全面对冲下滑的力量,在全球经济出现疲软的状况下,中国提振消费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同时也有全面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锚定效应。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和消费能级的升级,是需要穿越周期、穿越短期问题、进行中长期布局的一个问题,“解决之道与简单地进行消费刺激是不一样的。”

提振消费离不开政策保障

提振消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自然离不开政策的保障,财政金融的助力。

韩文秀表示:“中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比如,在增强消费能力方面,他提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

刘世锦建议,应当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国有资本划转和完善养老缴费制度等多措并举,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使农村居民领取的养老金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其消费倾向较高,约为0.8,加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消费乘数效应,约为1.5,如果这个群体的养老金支出能够增加1万亿元,就可以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将对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刘元春表示:“在刺激消费的政策保障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稳房产、稳股市方面做到前提性的保障,因为这是财富稳定以及资产负债表稳定的关键支点。”此外,他认为,必须要在财政上给予全面支持。“要想在未来的收入预期方面有所全面调整,必须在收入分配政策,特别是工资增长机制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方面提出一揽子计划,从而使大家对未来收入支撑方面有一个全面的预期。”

“中国消费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可支配收入较低,怎么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概可以思考这样的角度,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或者金融市场能够提供跟美国一样的财产性收入,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整个中国的消费格局就会完全不一样,这一点需要金融从业者思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称。

谈到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蓝佛安说,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其中,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杜川

相关阅读 商务部: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

61 4小时前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大力提振消费

报告提出,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60 昨天 16:18 刘世锦:如果农村居民养老金支出增加1万亿元,可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个百分点增长动能

“不是一次性的,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制度安排。”

103 昨天 14:07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国货“潮品”有望成传统品牌突围方向

万亿级国货市场的新增量仍被寄予厚望。

259 03-16 22:38 一图读懂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计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国际期货配资。

175 03-16 19:4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上一篇:证券配资 安科瑞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充值月卡购买套餐图形用户界面”    下一篇:配资炒股最低费用 超300套房!卓越珺奕府二期4月取证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