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税之争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交易配资网,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措施表决结果出炉,欧盟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方案。
投票结果也暴露了欧盟内部分歧越来越严重的事实,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围绕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欧盟成员国展开了激烈争论。
对于这一结果,中国车企感到非常失望,可以想见,未来中国汽车品牌对欧盟的投资会减少,欧盟电动汽车产业链前景未明。
一旦中国汽车企业从欧洲撤资,欧洲的汽车品牌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即使最终表决结果已定,多方仍在呼吁欧盟继续和中国磋商。
欧盟最终表决中,谁支持?谁反对?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欧盟对华加税决定通过推迟了半个月的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措施投票表决,在近期落下帷幕,欧盟最终以10票支持通过了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措施。
展开剩余87%欧盟委员会对中国采取的加征关税政策确定为永久关税,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高额反补贴税。
最终表决投票中,有10个国家投出了支持票,5个国家对反补贴关税表示反对,另有12个国家在投票中弃权。
跟上一次欧盟委员会组织的咨商性投票表决相比,三个选项的票数都有变化。在之前不具备效力的咨商性投票中,有12个国家支持加税,4个国家反对,11国弃权。
从投票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投票之前多轮磋商有明显的效果,支持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加税的国家在减少,而反对者在增加。
对加征反补贴关税产生疑惑,无法做出决定的国家越来越多,更多国家开始担忧欧盟委员会的加征关税举措会给欧洲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这次投票中投出支持票的国家还不到半数,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措施却通过了,这是因为欧盟委员会采取有的人口大多数投票形式。
根据欧盟委员会规定,如果要否决这项征收反补贴关税的提议,必须有超过15个成员国反对,同时提出反对的成员国人口数量要达到欧盟总人口数量的65%。
显而易见的是,本次投票中两个否决提议的条件都没有满足。在欧盟的投票中,人口大国的意见非常重要,而在欧盟中人口占二三位的法国和意大利是支持加税方案的主力。
西班牙在首轮咨商性投票中赞成对中国加税,但是在最终表决时,西班牙改为弃权。在首轮投票中弃权的德国,则投出了反对票。
德国和西班牙分别是欧盟成员国中人口数量第一和第四位的国家,他们的立场转变,证明了欧盟内部的结果正在发生动摇。
欧盟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制裁措施的讨论进行了很久,因为涉及到27个成员国家的利益和经贸关系,欧盟的关税决策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更加难确定。
美国国内企业虽然也对中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有疑虑和担忧,但是自从关税税率确定之后,美国就没有做出改变。
加拿大则是纯粹地追随美国的政策,丝毫不考虑加拿大的汽车行业现状。美国和加拿大这么痛快的原因,根本还在于美加两国跟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系不紧密,竞争关系大于合作。
欧盟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欧盟的许多老牌汽车品牌,不是在中国设有汽车生产线,就是和中国车企有技术合作。
在发展电动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和欧盟的车企息息相关,尤其是几个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德国一开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加征反补贴税的意愿,正是因为如此。
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则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即希望中国车企到本国进行投资合作,或者将中国汽车品牌的生产线转移到本国。
跟西班牙情况相似的国家不在少数,所以才造成了最终表决中,弃权国家多于支持的情况。
从投票中不难看出,欧盟给成员国创造了一个两难困境,大多数国家更希望欧盟委员和中国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而不是进行关税之争。
对中国反补贴调查的关税终裁措施虽然通过了,但是如何实施成为一个问题,欧盟委员会现在被架了起来。
投票通过了,所以提案不能废弃,但是对反补贴关税心存不满的国家太多,对华关税政策无法顺畅的执行下去。
投票结果分歧明显投票暴露出了欧盟内部的分歧,欧盟要施行统一的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政策,但是各国电动汽车乃至汽车行业的发展却参差不齐。
法国和意大利的汽车品牌主要是老牌的燃油汽车,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涌入,自然会挤压燃油汽车的市场,因此法国和意大利在关税政策上跳的更高。
还有就是汽车工业并不是这些国家支柱产业,对中国加征关税给欧洲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并不会损害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发展的根本。
德国就不一样了,德国最重要的产业就是汽车制造,德系汽车品牌在中国和欧洲都有巨大的市场,欧盟委员会对华加征反补贴关税,德国汽车品牌也在其列。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固然会给德国汽车品牌带来强劲的竞争力,但是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也能促进德国电动汽车发展。
德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增长乏力的时期,在欧洲国家中排行末位,正是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时刻,中国的技术和资金能够给德国带来动力。
对于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来说,为了短期的利益跟中国进行贸易战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对于一些经济体量较小的欧盟成员国,合作才是更好的发展之路。
因此在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对中国征收反补贴关税之后,不少国家担忧欧盟和中国开展贸易战,甚至开始寻求独立于欧盟的战略自主权。
全球正处于经济缓慢复苏的阶段,欧盟成员国也想要根据本国情况做出更符合国情的决策,而不是像欧盟一样盲目追随美国,欧盟出现分歧是必然的。
欧洲多家车企反对在最终投票结果出炉之后,大众、宝马、奔驰等著名汽车品牌都对欧盟委员会的关税政策表达了明确的反对。
这些欧洲著名车企警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不能增强欧洲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欧盟自身的利益。
欧洲的汽车产业链离不开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欧盟也非常明白这一点。就拿这次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来说,欧盟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零部件并不包含在加征关税的范围之内。
所以不少国家利用这一点,想要吸引中国车企直接在欧洲投资建厂,在欧洲本地组装汽车,绕开高额的关税政策。
大众汽车品牌CEO提出,欧盟应当将关税政策加以调整,让中国汽车品牌用在欧盟投资的方式避免关税,吸引更多中国资金进入欧洲。
欧盟当然不能既要又要,中国坚决保护中国汽车企业的利益,中欧技术团队还在继续磋商,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征收高额反补贴关税的措施交易配资网,中国坚决反对。
发布于:河南省上一篇:股票配资平台的好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